淡江大學104學年度第學期課程教學計畫表

 


日期

課程大綱

上課方式

使用網路
同步會談

教室
上課

網路
上課

1

2/15

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說明以及教學平台介紹

V

2

2/22

認識 3D 圖形介面與 Materials Studio 快速入門; 3D 圖形介面細部操作

V

3

2/29

模型的建構 (分子、晶體、表面、介面、奈米管);認識晶體結構、無機及有機晶體結構資料庫之使用

V

4

3/7

密度泛函理論之方法與應用 (含第一次小考)

V

5

3/14

了解原子的原子軌域與目睹分子的化學鍵 預測鍵長與振動頻率以及預測晶格常數及塊體模量

V

6

3/21

能帶結構簡介,半導體及絕緣體的能帶結構、能隙與投影態密度,以及 金屬的態密度與費米面

V

7

3/28

材料磁性與反鐵磁性的計算

V

8

4/4

電子吸收光譜、折射率與介電函數、芯電子能譜、電子激發態光譜(含第二次小考)

V

9

4/11

靜(低頻)介電常數、紅外線吸收光譜與拉曼散射光譜

V

10

4/18

期中考週

11

4/25

聲子譜與材料比熱的計算與預測相變溫度;核磁共振與原子結構

 

V

 

12

5/2

表面能帶結構、表面重構、功函數、化學吸附與預測 STM 影像

V

13

5/9

異質接面之能帶偏移 (band-offset);摻雜的處理:虛擬晶體近似法以及超晶胞法

V

14

5/16

化學反應、活化能與自由能(含分子動力計算)、總複習

V

15

5/23

畢業考週

 

16

5/30

(課程結束)

 

17

6/6

(課程結束)

 

18

6/13

期末考

參考資料

 

 

科目名稱

計算材料

授課教師

李明憲

開課班級

物理系四年應物班

開課資料

□必修

* 選修

□上學期  □下學期  * 單學期

3  學分

先修科目

 

 

學系教育目標

學生基本能力

本課程與學生基本能力之關聯性 (可多項選填)

1.傳授專業知識。

2.分析與解決問題。

3.訓練實作技能。

4.表現人格特質。

5.培養團隊精神。

6.營造國際視野。

A.熟悉物理領域核心基本知識

B.碩博士生須具有物理領域進階核心知識

C.瞭解物理特定領域之概括面相

D.碩博士生須學習物理專門領域進階知識

E.將概念、模型、或實際問題及定量化之數學能力

F.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G.實際處理物理問題之演練

H.具有對實驗數據分析解釋的能力

I.具有審慎的工作態度與安全的操作意識

J.了解科技發展脈動與從事專業工作所需其它領域知識及技術

K.具有基本的人文素養

L.具備良好的口語與書面之表達能力

M.具有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

N.了解終身學習的重要並有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O.具有國際觀與時事議題的認知,了解科學的發展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A,B,C,D,E,F,G,H,I,J

本課程與學生基本能力之關聯性填寫說明(範例):

授課教師預期學生在修習此課程後,所產生之教學成效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可多項選填(以代碼選填,例如ABCDEH-----)。

課程內容及進度

週次

內容(Subject/Topics

1

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說明以及教學平台介紹

2

認識 3D 圖形介面與 Materials Studio 快速入門 3D 圖形介面細部操作

3

模型的建構(分子、晶體、表面、介面、奈米管)認識晶體結構、無機及有機晶體結構資料庫之使用

4

密度泛函理論之方法與應用 (含第一次小考

5

了解原子的原子軌域與目睹分子的化學鍵預測鍵長與振動頻率以及預測晶格常數塊體模量

6

能帶結構簡介,半導體及絕緣體的能帶結構、能隙與投影態密度,以及 金屬的態密度與費米面

7

材料磁性與反鐵磁性的計算含第二次小考

8

電子吸收光譜、折射率與介電函數、芯電子能譜、電子激發態光譜

9

靜(低頻)介電常數、紅外線吸收光譜與拉曼散射光譜

10

期中考試週

 

課程內容及進度

週次

內容(Subject/Topics

11

聲子譜與材料比熱的計算與預測相變溫度 ;核磁共振與原子結構

12

表面能帶結構、表面重構、功函數、化學吸附與預測 STM 影像

13

異質接面之能帶偏移 (band-offset);摻雜的處理:虛擬晶體近似法以及超晶胞法

14

化學反應、活化能與自由能(含分子動力計算)、總複習

15

畢業考週

16

(課程結束)

17

(課程結束)

18

期末考試週

講授方式

* e-mail及電話問答    * 其他( WebCT 遠距平台 

教學設備

□電腦   □投影機   □其他( 學生自備電腦在家實習或至 B206實習 

教材課本

教師自行編著,置於 WebCT or Moodle 遠距平台上

參考書籍

輔助課程網頁 http://boson4.phys.tku.edu.tw

批改作業篇數

篇(本欄位僅適用於所授課程需批改作業之課程教師填寫)

成績考核方式

  *本校生期中上機考成績:25  *本校生學期上機考成績:25

*本校生兩次小考成績:各25  * 其他(外校生交期中、期末報告):各50

備考

凡修課者可獲授權在家使用 Materials Studio 8.0/CASTEP 材料計算軟體

助教課提問及討論時間每週一次,自由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