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目的檔,二進位檔
【說明】此檔案的內容是由一些機器語言和資料所組成的。它的產生是原始程式經由編譯及連結的過程後所得到可執行檔案。
【譯名】開放式網路運算(通常直接稱作 ONC)
【說明】
ONC 是 Sun Microsystems 公司為分散式體所發展出來的網路基台 (platform),AT&T 也是成員之一。ONC 在 ISO 網路架構上有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與 XDR (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RPC 是一種通訊協定,提供分散式軟體的網路通訊。XDR 則在一個機型皆不相同的多元環境中,提供標準的資料型態,使不同機型間的處理程序可以傳遞資料。【參考】
AT&T,RPC。【譯名】無
【說明】
X 視窗下著名的視窗管理程式(Windows Manager)。【譯名】普通檔案、一般檔案
【說明】這是一般常見的檔案型態,我們的程式原始碼、可執行檔及資料檔案等都屬於此類。而可執行檔又可分為兩類:一是指令檔(
scripts);另一種式二進位檔(binary file)。之所以稱為普通檔案主要是相對於 UNIX 中的目錄與設備檔。【譯名】孤兒處理程序
【說明】如果父處理程序(
parent process)在子處理程序(child process)尚未執行完畢前就先行結束,則此子處理程序就叫作「孤兒處理程序」。初始處理程序(initial process,即處理程序 1)在這時會肩負起照顧『孤兒』的責任。因此您會發現所有孤兒處理程序的父處理程序將是初始處理程序。【參考】
parent process, child process。OSF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譯名】開放式軟體協會(一般直接稱作 OFS)
【說明】
OSF 是由 IBM、DEC、HP/Apollo 以及數個 UNIX 硬體大廠合力完成,勢力龐大並且享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OSF 在網路系統軟體層有很多個系統軟體,GDA是其中一個。GDA 是 Global Directory Agent 的縮寫。是全球的命名系統。 OSF 的 RPC 有兩個組成份子:NCS (Network Computing System) 與NDR (Network Data Representation)。NCR 由 HP/Apollo 發展,相當於 ONC 的 RPC,NDR 為不同機型間提供通訊的標準資料型態。【譯名】開放系統交互參考模式
【說明】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 ISO(國際標準組織)所提出的一套通訊協定(protocol)。此協定共包了七層,前三層是處理網路的線路連接問題,後四層是處理用戶的需求及服務。層 級 |
功 用 |
實 體 層 |
處理資訊在通信網路傳輸時的位元序列,所需的設備和電氣特性。 |
資料連結層 |
處理資料收發地址的解碼及除錯。 |
網 路 層 |
控制網路中各站之間的訊息交換及路徑決定。 |
傳 輸 層 |
提供用戶之間訊息的傳送 |
區 域 層 |
在網路中建立點和點之間的通訊作業。 |
展 示 層 |
負責解決在網路中各種不同機器間的資料格式問題。 |
應 用 層 |
直接對用戶作服務,處理用戶所提供的作業,而後將結果傳回。 |
【譯名】無
【說明】在
UNIX系統,為了要提升資料處理效率、減少輸出輸入次數,都會將資料存入緩衝區內,等累積到某個量時才一併處理。但是有些時候,從終端機輸入的資料必須要立即處理,不能等待。例如:中斷鍵 Ctrl-Brk 等。像這一類性質的資料,我們就稱作 out-of-band data 或 expedited data。【參考】
in-band data。【譯名】擁有權,所有權
【說明】當我們以
open() 或 creat() 系統呼叫建立一個新檔時,該檔的使用者擁有權將被設為建立此檔的處理程序之有效使用者識別碼,而該檔的群擁有者識別碼則有兩種歸屬方式:當該檔所在之目錄的 set-group-ID 位元為 on 時,這時此一檔案的群識別碼與其所在之目錄相同。否則,該檔案的群識別碼和建立它的處理程序之群識別碼相同。上述作法為 SVR4.x 版所採行的方式, SD 4.3 版的 UNIX 系統則固定採第一種方式。